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高考志愿 > 文章正文
 
重视体检 填志愿报专业应听从主检医生建议
2007-4-29 17:37:00 来源:2exam.com整理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作者:北京市体检中心 杜兵

  考生能否被高校顺利录取,主要取决于高考成绩、填报志愿、身体状况三个因素。体检后,每个科室的医生会根据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结合考生的身体状况作出各科体检结论,最后,主检医生给考生一个“报考专业建议”,这就是体检结果。体检结果分为三种:

  (1)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

  这部分考生为身体条件完全合格,约占高考体检总数的19%,说明考生的身体状况适合高等院校各类专业的就读条件,可以选报高校的各类专业,但不包括军事院校和公安类学校。

  (2)不适宜选报第二部分中的某条相关专业

  这类考生是身体条件合格,但是患有某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,身体条件符合《指导意见》第二部分中的某些条款,这些条款中所列的各专业不宜选报,主要是指身体条件不能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完成学业,主要为视力不足,色觉异常,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等,考生报考志愿时要避开受限专业。高校在录取时可根据此条款拒收退档。

  (3)不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

  这类考生身体不合格,约占考生体检总数的0.04%,为指导意见中第一部分所列条款,主要是因为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,如:传染病、精神病、心脏病、血液病等,暂不宜报考各类普通高等学校。这部分考生首先要治疗疾病,将来再报考高校。

  另外,在《指导意见》第三部分中还有不适宜就读的相关专业。

  这类考生患有某些疾病或有某种生理缺陷,身体条件符合《指导意见》第三部分中的某些条款,主要是因为视力不足、屈光不正、听力障碍、重大手术、肢体残疾等原因不宜就读某些专业。条款中所列的各专业,主要是指考生的身体条件虽能坚持专业学习,但今后会影响考生在该专业的就业和发展。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、慎重选报。高校不能就此拒绝录取。

  提醒考生注意的是,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参考所报高等院校《招生简章》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,避开限报专业报考,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填报志愿。

  报考军事和公安类院校的考生,要参加统一的普通高校招生体检,同时参照《军事院校招生体检标准》和公政治 [2000]137号文件中对身体的特殊要求选报专业,在高考后统一参加军校体检和面试才能被录取。军校录取以军队体检结果为依据。

 [1] [2] [3] [下一页]

  作者:北京市体检中心 钱文红

  色弱、色盲,屈光不正,乙肝表面抗原阳性,转氨酶高,口吃是高考体检中遇到的五大问题。遇到这些问题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格外慎重了,因为一些专业确实不适合他们学习,甚至影响将来就业,因此,考生要避开这些专业。

  色弱、色盲

  先天性色觉异常只是一种生理缺陷而不是一种多么严重的病,也不会影响生活,只是考生选择专业和职业时要尽量避开色觉这方面的弱势,降低在未来竞争中的风险。化工、纺织、印染、冶金、铸造、印刷、绘画、美术、医学等专业都须以颜色判定作为工作中的重要辅助手段,如果你的色觉有问题,是不可能顺利学习和工作的。

  屈光不正

  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第二部分包含的专业对视力的要求都较高,不达标准招生学校肯定不会录取,这些专业是飞行技术、航海技术、消防工程、刑事科学技术、侦查、轮机工程、运动训练、民族传统体育等。第三部分按不同的视力标准分别列举了不宜就读的相关专业,按考生目前的视力情况有可能完成这些专业学习,但在择业时可能因视力达不到专业要求而遇到困难。学校在掌握此部分标准时有很大灵活性,常常是根据本学校的招生情况来决定具体标准,一般原则是综合择优。因此未达相关视力标准的考生在报考此部分专业时具有一定风险,考生要慎重考虑。

  另外,提醒考生注意的是除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外,一些医学院校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列出了关于视力的补充条款,考生视力不达标准也不会被录取。

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

  单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只是规定了部分专业不能报考,不能报考的专业包括学前教育、航海技术、飞行技术、面点工艺、西餐工艺、烹饪与营养、烹饪工艺、食品科学与工程等。

  转氨酶高

  高考体检中如果转氨酶增高,一般均给复查机会,最后记录较低的一次检测值。对单纯转氨酶超过正常值者,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没有规定限报专业,但一些院校的学科专业可能会根据自己专业的性质特点,提出限报的要求并在招生章程中明确刊登,考生及家长要注意阅读。

  口吃

  口吃即说话能力的缺陷,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、重复、不流畅的状态。在报考志愿中,一定要避开以语言交流表达为第一专业需要的学科,比如教育、外交、新闻、医学、公安、音乐、表演等。在一个对身体条件要求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下上学,有助于学生逐步矫正口吃,提高语言交流能力,增强自信,使身心健康成长。

[上一页] [1] [2] [3] [下一页]

  

  作者:北京市体检中心 季建英

  每年临近高考都有不少残疾考生打来电话,询问高考体检政策对自己上大学会有什么影响。据统计,每年本市都有100多名残疾考生,其中上线考生约三四十人,人数虽不多,但却代表了广大残疾人的权益,所以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法律也为残疾考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保障。

  残疾考生分为两种:一种是肢体残疾;另一种是特殊残疾,主要为盲、聋、哑。根据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,肢体残疾者,只要病情稳定(不继续恶化)、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,就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,高校不能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,也不得以不具备办学条件或不符合培养要求为由,拒收确能进行所报专业学习的残疾考生。但这类考生在选报专业志愿时要注意,一定要结合自己身体残疾的实际情况,量力而行,报考适合身体条件的专业,尽量避开那些影响自己学习的专业。例如下肢残疾不宜报考农学类、土木工程类专业,可适当选报一些文理兼收的专业如管理类、财会类等专业,这样考生可顺利完成学业,高校一般也不会依此为由拒绝招收。另外,考生还要向所报院校进行专业咨询,以减少误报志愿的风险。

  对盲、聋、哑考生来说,由于这种情况影响到与其他健康人的正常交流,所以一般只能报考特殊教育学院。招收这类考生的高校主要有: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、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、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等。考生可向上述院校咨询以获得帮助。

  最后要告诉残疾考生的是,每年市高招办体检组会进驻录取现场,能够及时掌握残疾考生的录取和退档情况,加强与高校间的协调,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最大限度地维护残疾考生的合法权益,因此,残疾考生不必过分担忧。

  听力障碍考生注意什么?

  作者:北京市体检中心 白玉萍

  从近三年高招体检听力损失的统计数字看:2004年0.027%,2005年0.064%,2006年0.06%。上述统计数字中有部分考生是因为先天或后天用药导致听力障碍,也有部分考生是因为后天用耳不当造成的。在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中第三部分第七条规定:两耳听力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,不宜就读法学各专业、外国语言文学各专业以及外交学、新闻学、侦查学、学前教育、音乐学、录音艺术、土木工程、交通运输、动物医学各专业以及表演等各专业。这条规定只是告诫考生不宜就读,而不一定是学校不予录取,但在同等条件下录取可能要受到影响。这部分考生要尽量避开上述所列专业,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你的专业,而且在填报志愿时要详读招生学校简章,避免误报。

  心脏杂音会影响录取吗?

  作者:北京市体检中心 何彦海

  在高招体检中,经常有同学问:“我有没有心脏杂音”,“会不会影响录取”等问题。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,其心脏机能和解剖均有异于成人,易产生心脏杂音(收缩期),但绝大多数为生理性杂音,比较轻微,随着年龄增长,杂音可能会消失。其中只有少数人为病理性杂音,病理性杂音常常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最早期表现的体征。

  根据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,对已明确为心脏病者,因程度不同其结果也不同。第一,如果为严重心脏病,则招生学校可不予录取。第二,若为先天性心脏病,经手术治愈或心脏病不是很严重(如房间隔缺损分流量少、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,经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),可以录取,但是要避开野外、高空、建筑以及需要高强度体力的专业(详见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第三部分第一条)。

[上一页] [1] [2] [3]

  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